中国为什么执意要发展高铁,而不是廉价航空?

中国为什么执意要发展高铁,而不是廉价航空?

除了经济成本,能源安全也是我们不得不提的一个问题。2023年,中国对外石油依存度高达71%,但电力对外依存度不到1%。发展高铁,不仅让中国在交通上自给自足,更是为国家的能源安全增添了一层保障。在全球能源格局动荡的今天,自己掌握能源命脉,才是稳稳的底气。

再说说高铁的技术优势。中国的高铁技术早已从引进消化,走到了自主创新。复兴号动车组已经实现了100%的国产化,核心部件全部自主研发,甚至远销全球116个国家和地区。相比之下,航空业基本依赖进口,飞机的维修成本高,且常常受到国际供应链的制约。比如波音737MAX停飞事件,就让国内航空公司损失惨重。相比之下,依靠自主技术的中国高铁,岂不是更加稳固?

有人可能会说,高铁建设的资金投入巨大,回报周期长。以京沪高铁为例,投资达到2209亿元。但这个投资回报的速度可不慢。从京津冀、长三角、粤港澳三个大城市群的联系,到贵州开通高铁后旅游收入三倍增长,甚至一些小县城的农产品通过高铁外运,成本下降了40%。这些效益,无论是从经济增长、产业带动,还是区域平衡发展上,都是实实在在的。

高铁的另一大优势是它对于中短途运输的压倒性优势。北京到上海的高铁票价500元左右,5小时直达,而飞机不仅票价可能更高,还要加上去机场、安检、候机等时间,综合起来,耗时差不多,反而更不划算。而且航班很容易受到天气等因素的影响。相反,高铁的准时性和稳定性,让它成为中短途出行的首选。

高铁还为区域经济带来了革命性变化。以前中西部地区交通不便,经济发展滞后。高铁的开通,带动了沿线城市的房地产、商业、旅游等产业的快速发展。以广西为例,东兴市的旅游收入超过140亿元,而百色市的芒果也可以24小时内送到北京的超市。更高铁还促进了人力、资源、资金的高效流动,推动了区域平衡发展。

有个不容忽视的优势是环境效益。高铁的碳排放只有航空的约1/3.6,而且随着可再生能源比例的提升,碳足迹还会进一步降低。京沪高铁已实现全线车顶光伏发电,成昆复线也应用了智能能源管理系统,进一步提升了绿色低碳的效益。

很多人以为高铁是一个烧钱的项目,建设成本高,回收周期长,但从当前的运营数据来看,情况并非如此。到2024年底,中国的高铁营业里程已经达到4.8万公里,覆盖范围不断扩展。随着高铁网络的完善,经济效益越来越显著,给整个国家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。就像当年美国修建铁路塑造了现代经济版图一样,中国的高铁正在重塑21世纪的中国。

中国发展高铁并不仅仅是一个交通项目,它是一个关乎能源、经济、技术、环境等多方面的战略布局。我们在赌的,是能源革命的大趋势。我们赌的,是中国能够掌握自己的能源命脉。随着清洁能源成本的不断下降和技术的突破,这场赌局看似已经走到了胜利的一方。高铁的优势只会越来越明显,而中国的高铁,也必将成为世界的标杆。

随着可再生能源的比例不断提高,高铁的优势会更加突出,而这一切,都在一个庞大的战略布局中悄然展开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🌸 相关推荐

如何更换手表表带:步骤与注意事项?
365体育官网平台手机

如何更换手表表带:步骤与注意事项?

📅 08-26 👀 7747
父字头的字有哪些
365体育官网平台手机

父字头的字有哪些

📅 07-21 👀 5484
lol读取配置文件失败 提示读取配置文件失败,怎么办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