?
春节期间,赵县宣传文化部门本着“小型分散、广泛参与、欢乐祥和、注重安?rdquo;的原则,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任务,在全县城乡精?/span>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群众?/span>文化活动,营造了欢乐、祥和、喜庆的节日气氛?/span>满足广大城乡群众精神文化需?/span>?/span>
一、及早谋划,提升品味,把春节文化活动作为一项惠民工程抓实抓好?/span>春节前夕,赵县在总结往年活动经验、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,制订了《赵?016年春节文化活动安排意见》?/span>?/span>坚持面向基层、面向群众,树立精品意识,注重在形式和内容上改革创新,确保整体活动有重点、有规模、有亮点、上档次的前提下?/span>重点安排了第二十五届“鸣鼓?rdquo;?ldquo;欢乐赵州文化?rdquo;游园活动?ldquo;中国?middot;赵州?rdquo;京剧慰问演出?ldquo;中国?middot;赵州?rdquo;迎春书画展等十项活动?/span>充分满足城乡群众不同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?/span>同时?/span>围绕践行核心价值观,唱响中国梦,传播社会正能量等主题对活动进行了有效创新,从年前的“送福进万?rdquo;活动开始,到正月十五的元宵灯谜产竞猜活动结束,贯穿于整个节日期间活动不断,高潮迭起。大力营造团结奋进、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,让群众切实享受到更多的文化发展成果?/span>
二、协调联动,精心组织,保证各项活动安全有序进行?/span>赵县各有关部门强化安全意识、责任意识、协作意识,坚持安全第一、谁主办谁负责的原则?/span>加强领导,各负其责,确保各项文化活动安全有序进行。对于重点活动,制定了具体的组织实施方案,每项任务、每个环节、每支队伍都明确专人负责,确保衔接有序、万无一失?/span>宣传部门协调文化、公安、交通、住建、工会等单位,为文化活动开展提供便利条件和必要保障;各乡镇?/span>县直各单?/span>、办事处积极组织配合?/span>同时?/span>注重发挥民间力量办文化,县书美协会组织书法家开?ldquo;送福进万?rdquo;活动,书写以核心价值观为主要内容的春联2000余幅,向群众免费发放。县京剧联谊会、国声京剧社组织京剧票友给广大群众送上了多场精彩演出?/span>
三、加?ldquo;非遗”项目宣传展示,提升我县传统文化的影响力?/span>今年春节文化活动安排更加突出本地文化特色,加强对赵州扇鼓、背灯挎鼓、何庄武狮、北王村随手拳等“非遗”项目的宣传展示,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同时,提升赵县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和知名度。正月十一“鸣鼓?rdquo;连续举办二十多年,已经成为赵县颇具影响力的文化活动品牌,今年举办的第二十五届“鸣鼓?rdquo;,除了赵县城乡群众自发参与外,还吸引了省会及周边县市大批游客前来欣赏。在“欢乐赵州文化?rdquo;游园活动中,每天安排2?支具有赵县特色的民间艺术表演队伍进城表演。元宵节灯谜竞猜活动中,组织力量创作了一批体现赵县文化元素的灯谜,让广大群众参与其中充分领略我县文化魅力?/span>组织活动的同时,邀请多家新闻媒体前来我县采访报道,进一步扩大赵县传统文化的知名度和文化影响力?/span>石家庄日报、燕赵晚报、燕赵都市报、河北新闻网、网易网等多家媒体,分别以《赵?ldquo;鸣鼓?rdquo;:扇鼓活泼和谐,战鼓激情热烈》、《赵县鸣鼓庆春迎元宵》、《赵县元宵节猜灯谜活动吸引千名群众》为题对各项文化活动进行了广泛报道?/span>
四、深入开?ldquo;文化进万?rdquo;活动,扩大基层群众参与度?/span>赵县春节文化活动与中央、省市组织开展的“文化进万?rdquo;活动紧密结合,实施一系列惠民、为民、乐民的文化服务项目。春节期间,县文化馆、县图书馆、乡镇文化站等公共文化场馆全部免费对公众开放,安排丰富活动内容和优质服务,为群众参与文化活动提供场所和便利条件。各乡镇、办事处,县直各单位结合本地本单位实际,开展丰富多彩、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,引导干部职工和基层群众积极参与,让大家在文化活动中自我表现、自我教育、自我服务。各市级、县级宣传文化示范村利用市、县配备的文化器材以及文化广场、农家书屋等公共文化设施,以“唱响中国梦,共奔小康?rdquo;为主题积极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,充分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。节日期间,全县城乡文化活动遍地开花,形成城乡互动、乡村联动、群众自发的文化活动新格局?/span>